新疆海拔最高的岩画原来在这儿

数千年里,不断有想象丰富、手艺精妙的人将现实生活与内心愿景,刻在与博格达峰遥遥相望的高山岩石上,或许是期待着冰雪圣峰的庇佑……

7月29日—8月7日,在穿越雪岭云杉林、蹚过冰河、行走于悬崖碎石路后,一支15人的科考队伍在海拔约米的山岭间,完成了博格达峰岩画专项考古调查。

博格达峰岩画狩猎的画面,可见持弓箭的人。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拔位置高年代跨度大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对岩画的分布范围、遗存面貌、内容风格及相关古代交通路线等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对岩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采样、考古测量绘图,用成体系的文字信息、照片视频素材、三维建模等,形成更为精确的一手研究资料,完成科考报告、保护利用项目建议书。

“博格达峰岩画为研究青铜时代早期西域与中原地区文化在沿天山一带的交汇过程,提供了实物例证,对推进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脉络的研究探索有重要作用。”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闫松梅说,他们特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及其团队,一同对岩画群做专项调查。

岩画是指刻在岩石、石壁面、独立岩石上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也包括岩石上的彩绘。在文字诞生以前,岩画是古人记录生活和思想的“文书”,留存在中国各地的岩画,北方多为刻,南方多为绘。刻使用的是磨刻、敲凿、线刻法,博格达峰岩画就是石刻的;绘使用的是从含有铁的矿物中提取的红色矿粉,结合天然植物有色汁液或者动物血液做颜料,比如位于阿勒泰市的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就是绘制的。无论石刻还是绘画,岩画多以剪影形式表现,人物动物植物大都只有轮廓。

博格达峰岩画位于阜康市天山深处的四工河谷上游的龙脊山,这里属于高寒区,地表岩石、砂石很多,植被较少,分布着一些地衣、雪莲等耐寒植物。岩画所在的岩石体积、面积都比较大,表面形成了黑色或黑褐色的沙漠漆,岩画呈黄褐色、深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

“这里的岩画是画者用石质工具通过密点敲凿法制成,多为人物和动物的剪影,边缘粗糙,大多数未经磨制。有小部分边缘比较规整,表面光滑,也可能是用硬度更硬的石器或金属工具雕刻并打磨过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原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迟文杰说。

距离首次发现博格达峰岩画已经过去了17年,年这里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岩画得到了更有效果的保护,加上处在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如今岩画上的图案大部分都保持着清晰样貌。但是,也有一些岩画因为日晒、风蚀、雨刷出现剥蚀和模糊,有些地方还因岩体崩裂而导致缺损。

截至目前,在此区域发现的岩画有余组,初步判断从公元前第三千纪持续到公元13世纪末,甚至还有现代人刻的。图案以单体动物为主,还有狩猎、驾车、战斗图。“这是目前新疆地区已发现的岩画中,海拔位置最高、年代跨度较大、序列完整的岩画群,而且早期岩画的风格独特。这个岩画群体量较大,内容非常丰富,有独立人物、动物的个体画面,也有多人多物成组的大场景画面。”郭物说,博格达峰岩画是新疆迄今发现的岩画遗址中独特少见的。

博格达峰岩画中动物身体由两个三角形拼出。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数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得以再现

搭弓射箭、围捕猎物、驾车徐行、骑马飞驰、欢快起舞、多人祭祀……在博格达峰岩画上,数千年前的生活场景得以再现。

岩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记录着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和宗教信仰,以及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行为方式提升,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里岩画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狩猎和舞蹈的场景,可以清晰辨认出人物和北山羊、盘羊、鹿、骆驼、马、狗、狼、虎等动物,还有马车、弓箭等生活用具。”阜康市博物馆副馆长冯超说,这些岩画的发现,对于探索新疆早期文化的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时的画者非常注重对物体特征的表达,北山羊和盘羊的区别在角上,一个长有弧度,一个粗壮而卷曲。鹿的图案有夸张的鹿茸,狗的图案有摇起的尾巴,骆驼的图案背上有明显的双峰,猎人射箭时有骑射、步射、侧身射多种姿势。

多位调查过博格达峰岩画的考古专家都发现了此岩画的独特性,就是动物的身体部分都由两个三角形对接而成,像一个蝴蝶结,这种手法比较夸张,在我国境内极罕见。不过据考古发现显示,这种三角形构图还在年代相对偏晚的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中出现过,画中人物的身体也是由两个相对三角形组成。

郭物在《通过天山的沟通——从岩画看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在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联系》一文中写道,博格达峰岩画以两个相对三角形表现动物身体的风格,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塞伊玛里塔什岩画遗址群有诸多相似,不同的是博格达峰岩画的动物身体上加入了各种纹样,提升了艺术性。这两地刻凿岩画地点的海拔、方向、环境几乎一致,比如都接近当地的最高雪峰,处于半封闭山谷之中,雪峰一般在岩画的南部等,这个发现对于认识青铜时代此地区的人群迁徙方向、交往交流情况有重要价值。

考古专家认为按照博格达峰岩画所处的位置,有可能是为崇拜雪峰或祭祀而作。研究显示,一般岩画都与游牧者的居所和墓葬在同一地区,相距在1公里范围内,所以在高海拔、不适宜人居住地区少见岩画。那么古代先民选择在这里创作,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他们认为在神圣的地方可以寻求自然力量的支持。岩画所在位置对面就是博格达峰,是观赏雪峰最佳的位置,这个环境非常符合他们设置祭祀场所的审美需求。

动物图和狩猎图的岩画,多出现在临近山峰和高山草场的地方,在博格达峰岩画所在的地区周边,还有多处汇集动物和狩猎场景的岩画群,如阜康市吉沿坚岩画和黄山沟岩画,都很有代表性。

这些岩画的画面感强烈,进入羊群的猎手、争夺草场的持弓武士、互抵的公羊、潜伏的狼、惊慌失措的鹿、给主人当助手的猎犬等,成为一个个故事的主角。黄山沟一块岩石上凿刻着一群野牛、野鹿、野羊结队而行时,被手持石球的猎人带猎犬攻击的画面,画中小牛准备撞向猎人,又被猎犬攻击,其它动物四散而逃。

有研究人员认为,在此地区出现大量狩猎、动物岩画,说明这里长时间内都是游牧人群的必经之地,留下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迹。

博格达峰岩画刻有多种动物的画面。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新疆岩画记录的大千世界

手持木棍,脚踩雪板的人,在林海雪原间飞驰,身边则是奔逃的野牛、麋鹿……这是阿勒泰市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上记录的滑雪狩猎画面,这幅经专家研究推断产生于1.2万年前的岩画,让阿勒泰有了人类滑雪起源地之名。

从阿尔泰山到天山再到昆仑山,新疆的岩画分布广泛,据考古研究显示,已发现的岩画年代最早的在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公元13世纪左右。主要题材包括动物画、狩猎画、放牧画、车辆画。

除了石刻岩画,新疆彩绘岩画也不少,阿尔泰山脚下富蕴县唐巴勒塔斯、天山脚下特克斯县的阿克塔斯、昆仑山脚下皮山县的阿日希翁库尔都发现了洞穴彩绘岩画。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岩画分布最多的地方,目前已发现几百处,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主题主要是生活生产场景和宗教祭祀活动,图案大致包括北山羊、牛、狼、太阳、车马、车轮等,有战争和狩猎场景。在部分岩画里,除了反映日常生活,还反映出服饰、妆容特色,比如在哈巴河发现的一幅岩画上,驾车的人带着尖帽子,身上的短裙下摆有流苏状装饰;在富蕴县唐巴勒塔斯洞穴岩画中,一个人戴的帽子上还插着翎,额头上还画着线条。

“早在四五万年前,阿勒泰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活动,但这些古代先民是否有原生态艺术,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发现,但到了距今约至年时是有发现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于建军说。

在已经发现的岩画中,有很多图案还是未解之谜,比如在哈巴河县的多尕特岩画群中,就有一个形状非常像飞机的图案,它究竟代表什么,研究者也没有结论。“这应该是当时使用的一种车辆,当然也可能叠加了其他物品的外形,那时的绘画技法还实现不了立体效果,导致很多画面无法理解其意。”于建军说。

新疆岩画所在的地方,基本都是自然环境优越,水草丰茂的地区,适宜居住、放牧、狩猎。如博格达峰岩画所在的天山山脉,分布着大面积的雪岭云杉,有广阔的高山草场、低山草场和荒漠草场,有多条水量丰沛的河流经年不息。

在天山自西向东的沿线上,有温宿县小库孜巴依岩画、玛纳斯县苏鲁萨依沟岩画、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托克逊县托格拉克布拉克Ⅰ号地点岩画、吉木萨尔县松树沟岩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芦塘沟岩画等数十个岩画群,证明天山沿线一直以来都是欧亚大陆东西方向人类活动最主要的大通道。

康家石门子岩画群是天山沿线极具观赏性和文化内涵的岩画群,岩画长约14米,高约9米,画面面积约平方米,包含约个各种姿态、大小的男女人物造像,大的跟现代成人一般,小的只有铅笔高。岩画为石刻,人物面部有了明确的眼、鼻、嘴,头戴有翎毛的高帽,有丰富的舞蹈画面,主题表现了当时人们祈求人丁兴旺的愿景,是我国岩画中的珍品。它对研究原始宗教、原始舞蹈及雕刻艺术史有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在全疆各级文物部门的努力下,新疆岩画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包括设置防护围栏、加大巡查力度防止人为破坏等。同时各地各级文博机构和文化企业也在积极活化利用岩画,让它以多种形式走入现实生活。

博格达峰岩画画面。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申报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正在进行,需要做更精确的岩画断代和文物保护规划。”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院长何会来说,目前在博物馆的文创展厅及各景区的文创集市,都有依据岩画而打造的各类文创产品和艺术品。

在这次针对博格达峰岩画的调查完成后,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启动申报博格达峰岩画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让岩画群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本期编辑:杨越

审核:张磊

监审:杨建伟

投稿邮箱:cjzly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5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