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如椽绘新景——乌鲁木齐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大笔如椽绘新景
——乌鲁木齐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从红山公园远眺西大桥周边,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记者蒋晓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如椽巨笔绘蓝图,满城新景入画来。老楼装上新电梯,沿街建筑穿“棉袄”,棚户区变商圈,戈壁建成新区……从城市空间,到城市定位;从城市功能,到城市特色;如椽大笔细细描绘,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我市加快打造西北地区特色鲜明、绿色健康、宜居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曾深情展望: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不要说别的,乌鲁木齐现在是方圆公里最大的城市,到那时,将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殷殷关怀暖心田,谆谆嘱托催奋进。五年来,乌鲁木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老城功能提升焕发新活力
流光溢彩,霓虹闪耀。漫步在国际大巴扎步行街,米黄色砖砌成的建筑外墙既有地域感、历史感,又有现代元素。老人们弹着冬不拉、热瓦甫,孩子们在巷道里玩耍嬉闹,游客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来自天山南北的小吃……
“不到二道桥,就不算到过乌鲁木齐。”始于年的二道桥市场,经过年的发展,已从昔日的马路市场演变成首府旅游贸易黄金商圈。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他在多次实地考察时强调,要让棚户区、老城区里的群众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能过上现代生活。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民生考量,在发展理念中深植民生情怀,一笔一画地书写了带着温度的发展答卷。
年,乌鲁木齐启动实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难度最高、情况最复杂的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提升工程,截至年累计实施征收及房屋综合改造46万余户,惠及近百万各族群众。
建幼儿园、卫生服务机构、绿地广场、社区服务设施、停车位、打通“丁字路、断头路”……老城区改造从过去以房屋建设为主已发展为重配套、重民生的全面改善。
从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房,再到谋划整个城,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提升工程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脉络——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作为老城更新的城市地标,二道桥片区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既让老城区整体品质与发展活力逐步提升,也打造了一张“一街走遍新疆,一日畅游今昔”乌鲁木齐旅游金名片。
来自陕西的游客张琴点赞:“建筑有特色,东西也好吃,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大巴扎步行街商户阿不都拉·艾合买提说,改造前环境差,改造后非常靓丽,靠着这个招牌,他不仅住在这里还在家门口找到了挣钱的营生。
正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乌鲁木齐这座城市已形成独特风貌,在岁月中沉淀着个性化的城市气质。
小区改造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一座城市的新气象,不仅体现为气派的高楼、美观的建筑,也弥散在温馨有序的老小区、井井有条的旧街巷里。
房龄老、规模小、设施差、住户少,生活环境差……老旧小区如何管理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
从年起,首府通过摸底调查分步骤、分阶段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从升级“硬件”满足居民“订单需求”,到再造“软件”建立长效管理……我市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改造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一系列“升级版”改造的新思路新做法不断推陈出新,也“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目前共完成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4.5万户居民。
在油脂小区内,63岁的刘玉花在5号楼电梯前,按下4楼按键,十几秒就到了家门口。
5号楼共安装了4部电梯,只有四单元安装的是玻璃幕墙电梯,在太阳的照射下成了小区里最靓的构筑物。其余三部米黄色全封闭式电梯与楼房融为一体。
刘玉花说:“四单元靠山墙,采光本来就不好,装成封闭式的更黑,最后采纳大家建议装成透明的。”
乌鲁木齐根据各老旧小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汇集社区、物业和业主意见,对每个小区制定了改造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室内外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力求达到应改尽改、群众满意、一次到位的工作目标。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在完成基础类、完善类改造的基础上加大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有效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平整的道路,高低错落的灌木花卉相映成趣,在小游园里散步的居民……走进珠江路塑料厂家属院,有着24年历史的小区已焕然一新。
小区除了对路面、绿化、给水等管线进行改造外,还修建了小游园、凉亭,后面还要完善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垃圾分类等设施。
居民张真真说:“像换了个新小区一样,大家都非常高兴。”
老旧小区改造仅仅是其中一个开端,依靠“建”“修”,解决的只是基础条件的问题,要想让改造成果“保鲜”,必须有个长效管理机制。
年起,乌鲁木齐将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全覆盖两项工作一直是统一推进。年,通过定期考核物业服务质量、设置“红黑榜”等措施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年,通过开展星级物业创建活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物业服务市场监管体制。同时,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建立社区、业主、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从“忧居”到“优居”,老旧小区渐进式有机更新,在重塑社区生态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邻里关系,新的情感纽带在频繁的交往活动中,变得日益清晰且坚韧起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区“拔节生长”拓展城市空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跟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功能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等问题。
治理“城市病”,当学大禹治水。乌鲁木齐市统筹谋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以水定产”“以产定城”“产城融合”,以河马泉新区、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两河片区、会展片区、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恒大片区及水龙湾两岸片区八大片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智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活力。
在新区建设中,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
河马泉新区规划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为前提,按照“南北两片、多轴联动”的空间构架布局,北片主要发展知识创新产业,南片主要发展康体养生产业。多轴联动即科教服务轴、康养服务轴、文旅服务轴,通过蓝绿生态共享带构成片区动能空间。从顶层“科学规划”到项目“多点开花”,如今的河马泉新区正在“拔节生长”。
激活临空引擎,赋能城市未来。临空经济区聚焦“大枢纽、新制造、优服务”三大功能板块,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旨在建设“人产城融合发展、临空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内一流临空经济区。
遵循“南控、北扩、西进、东延”原则,我市持续完善“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路网结构,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出租车司机吴亮说,以前从中心城区到河马泉至少要走十几公里,现在雪莲山隧道通行后缩短至4公里左右。
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乌鲁木齐是我国面向中亚经贸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承载城市。今年,乌鲁木齐又成功入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从“好邻居”到“一家亲”。如今,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时机已经成熟。
加快推进乌鲁木齐与昌吉市、五家渠市、阜康市、奇台市同城化发展,构建1小时交通网络。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乌鲁木齐市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乌鲁木齐正在一天天变美、变高、变好、变靓,变得更温情更文明,也更大气更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