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12日电(刚立强杨超云)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阜康市坚持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将工作重点放在村民所急所需所盼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逐步加强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铺平群众脚下路,在改善村民出行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近日,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二道河子中心村,工人正加紧铺设沥青路面。看到昔日狭窄、坑洼不平的巷道变得平坦、整洁,村民马祥贵打心眼儿里高兴。“路面宽了,人和车互不干扰,出行安全了,走路也不沾泥了。”他说。
今年,阜康市投资余万元建设农村公路80多公里,惠及6个乡镇15个村的4.5万名群众,农村道路由“通”到“畅”,让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
在阜康市九运街镇牧业村,环村林带郁郁葱葱,村里白墙、彩篱、绿树相映成景,家家户户庭院干净整洁,果树飘香,蔬菜满园,形成一幅“村在林中、林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卷。
“以前村上几乎看不到树,满地羊粪,垃圾乱扔,卫生很差。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子变了样!”说起家门口的环境变化,村民托汗·恰班巴依为村庄整治连连点赞。
牧业村面貌的变化从路开始。年起,牧业村把“三区分离”、庭院美化和“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工作来抓,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光是垃圾就清运了多立方米。村里打造了35个美丽庭院,通过典型引路激励村民知荣辱、学先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牧业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党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在环村路两侧种植景观树,为村民发放菜苗和果树苗,鼓励他们发展庭院经济;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公厕,修订《村规民约》《积分超市奖励办法》,通过正向激励,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动大家为村庄增色,合力展开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