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冠病毒可能长期存在别怕,很正常

“像这个病(新冠肺炎)我们就是说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院士在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连线中说到。

事实上,有关传染性转化为慢性病与人类共存的也并不少见,同时经过人类长期“驯化”,不少传染病病毒不再成为严重威胁。

新冠病毒为什么可能长期存在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的著作《病毒星球》一书里,开篇便写道:“病毒影响了人类福祉的发展,它们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大约10亿人的生存。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病毒也毋庸置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病毒肉眼不可见,却充斥着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但病毒并非绝对的面目可憎。比如导致宫颈癌的HPV病毒,大部分时候可以与携带者和平共处,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为癌症。与此同时,另一些病毒如天花、HIV、埃博拉、SARS等,它们对人类来说却是致命的。天花病毒曾经是人类最凶猛的杀手,但现在是已是全球少数几种被彻底根除的疾病之一。此外,被人类发现,且至今没有被消灭的病毒还有很多,而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也许只是会成为他们其中之一。

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需要依赖宿主生存和繁殖,如果一种病毒的致病性很强,很快导致宿主死亡,那么当宿主死亡,病毒也会死亡。而新型冠状病毒隐蔽性高、超过SARS的传染性,以及低致命性,甚至出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特性,更易在人体中传播,而可能因此长期存在于人间。

将传染病当做慢性病管理有效控制疾病

年9月25日,据人民网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结核病是全球最致命传染病,近年来,在防治结核病方面,针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做好隔离措施,政府和社会也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筛查,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并提供全疗程健康管理服务的行动。

年中国国内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一位美籍华人。自此艾滋病开始在中国流行,流行趋势分为三个阶段:-年,感染者主要为来华的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发生地在沿海城市;-年,感染者主要来自云南省的吸毒人群;年至今,几乎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感染者的报道。年12月6日,据人民网报道称,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控中心党委书记刘中夫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会上表示,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血液传播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静脉注射吸毒感染人数逐年减少,母婴传播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曾席卷全球的年美国甲型H1N1流感,就我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十万,而如今甲型H1N1流感一直是人类存在的疾病,但对于流感而言,目前人类已解除了过多的担心与害怕。据新华社报道称,年6月11日,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预防3岁及以上人群流感病毒的感染,通过疫苗的研发与上市,将病毒源进行遏制。同时,被感染人群及时的使用药物做到快速的将病情控制病情。此外,易感的高危人群,也会通过每年的防疫知识,为自身做好长期的健康管理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干预,以达到预防效果。通过各方面的防疫,从近年来看,甲型H1N1流感并没有对人类造成大面积的伤害与威胁。

做好长期健康管理提升自身免疫力

“如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在人间存在,人们可做好自身的肺部健康管理,提高免疫能力,提前做好疾病的预防。”医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杨潇说。

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果后期与人类长期共存后,关键是需要尽快研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以及特效药,达到疫苗预防,特效药及时控制的防治效果。杨潇说,就目前资料分析,有些治愈者也存在活动能力下降,走几步就感觉呼吸困难的情况,一般这类人群心肺功能储备较差,患病后症状表现较重。因此,建议有基础疾病、慢性疾病、年龄较大的易感人群,做好长期的健康管理。

针对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人群,杨潇称可通过科学的呼吸康复来改善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增强自身体质,常见的呼吸功能训练可以选择徒手呼吸训练、禅柔呼吸康复操、中医八段锦、有氧活动、力量训练等。如果有明显的功能下降建议到专业的肺康复中心就诊。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劳逸结合、艾灸、穴位保健、调畅情志等方法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延伸阅读

科技部:疫苗最快4月下旬申报临床试验

2月21日上午10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发布会上表示,面临重大疫情挑战,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我国以往的科技积累和各部门的团结协作,科技攻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诊断技术的快速推进和药物疫苗开发奠定基础;持续深化病毒传播途径研究,为防控策略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加快推进“三药三方案”研究,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纳入了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磷酸氯喹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纳入了第六版诊疗方案;针对重型患者治疗采用的恢复期血浆治疗纳入了第五版诊疗方案。

在疫苗研发方面,多路线部署并行推进研发,预计最快的疫苗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都基本与国外同步。

在检测试剂研发方面,在疫情之初迅速推进完成核酸诊断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快速检测产品开发。

在动物模型方面,完成了小鼠、猴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模型构建,为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以及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支撑。

自1月20日组建科研攻关组以来,已经过去了1个月时间,1个月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很短暂,但对于和疾病斗争的患者来说时间非常漫长,全国科技界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不断拿出切实有效管用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

科技部:超过名康复者献出血浆,血浆治疗整体效果不错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昨天为止已有超过名康复者献出血浆,能为个重病危重病人进行施救。目前整体治疗效果不错。在武汉,首批11人接受了康复期血浆的治疗,其中6位是有病毒、细菌的,使用血浆治疗两三天后病毒细菌就消失,情况就有所好转。下一步血浆治疗将进一步完善,主要针对病情快速发展、重病、危重病患者三种病人。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封面新闻、

环球网、

人民网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4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