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总监:鲍安常LJ
年12月9日整理
编者按:疫情三年,实属不易。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人值得我们铭记,总有一束光亮温暖你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三年来,不论寒来暑往,还是白天黑夜,医院北门旁的两间玻璃房里总有一群人一直在忙碌着,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玻璃窗透出一束亮光,显得异常耀眼,异常温暖。
这就医院24小时便民核酸检测点。这个24小时核酸检测点于年11月开始运行,有16名医护人员,其中,男护士6人,女护士10人,她们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才22岁,平均年龄26周岁,整个团队闪耀着青春的力量。
24小时核酸采样团队每天分四班倒,每班两人,一人负责登记扫码,另外一人负责核酸采样,轮流值守为群众提供核酸采样服务。今年25岁的方祥龙之前在骨科工作,为了应对日益繁重的核酸检测任务,年6月加入到核酸采样队伍,负责每天12点到下午6点的采样工作。
“请张嘴,头稍微往后仰”,方祥龙耐心地提醒着核酸检测的群众,并熟练地把咽拭子伸入对方的咽喉部并快速擦拭,之后把咽拭子放回采样管中,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方祥龙说,这些动作不知道每天重复了多少次,日复一日的重复下来,常常腰酸背痛。去年5月和今年10月还主动报名参加支援省内六安、宿州、太和等地核酸采样工作。当问他会不会害怕病毒的时候,他笑着说:“一开始也有点害怕,但是现在慢慢习惯了适应了。再说我还年轻,也没有成家,干这份工作再合适不过。”
核酸采样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保护自己,在上岗前,团队成员需要花20多分钟的时间“武装”自己,鞋套、防护服、手套、N95口罩、帽子、面屏……做好全套防护后,她们到了工作岗位一忙碌就是好几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卫生间。防护服内的闷热,过度的劳累让团队中26岁的杨柯杉时常出现低血糖头晕的情况,在同事们的帮助下,脱下防护服,休息一下,继续又坚持回到工作岗位。每当这个时候她总说;“为了大家能够快速地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也为了更精准的防疫,大家都奋战在一线,我没有理由躺下,所以必须要坚持。”
除了防护服的闷热、核酸的劳累,有时候还有不被理解。张晴晴今年25岁,主要负责院内的核酸采样工作,如果不是“全副武装”的遮挡,她也是一位面容清秀、年轻时尚的女孩,核酸检测岗位的磨练,让她成熟很多。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频繁的核酸让人倍感压力和烦躁,有人会因此发牢骚和抱怨,遇到这样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张晴晴也会感到委屈。但是她还是会强忍委屈,自我调节情绪,耐心地向对方解释说明,直到对方理解配合。张晴晴说,当自己的工作迎来大家的笑脸和一声“谢谢”时,会觉得很开心,觉得一切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护士长宋颂是这个核酸检测团队的负责人,年曾参与支援六安抗疫。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负责调配人员、协调采样耗材、做好工作记录等工作。每天她都是从早上八点一直忙碌到凌晨,繁忙的工作让她没有更多时间陪伴两个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她总觉得有种愧疚。但是她说:“当疫情来临时,当大家需要的时候,当核酸采样点前排起长长的队伍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像一个个勇士一样,迅速进入战斗角色。”
白天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很多,晚上也陆陆续续没有断过,整个通宵也是常有人来,使得核酸采样人员一刻也不能休息,采样量平均每天达到人次,特别是春节前后、开学前等高峰时段更是达到多人次。尽管辛苦,但是县三院核酸检测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充分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快速高效地为大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护士长宋颂说:“哪怕晚点吃饭、少休息一会,我们也要做到能快一秒是一秒,能快一分是一分,这是与病毒赛跑,为抗疫赢得时间,也是为了缩短大家核酸结果等待的时间”。团队小伙伴们辛苦的付出和投入的工作,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消散,春暖花开”的时刻能够快点到来。
据了解,自设置县三院24小时核酸检测点以来,已累计为万人次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目前,疫情防控虽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进入公共场合不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但是疫情还没有完全散去,因医院党总支书记王福芳建议大家,平时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核酸检测做到“愿检尽检”,特别是快递外卖、冷链运输、商超从业人员等一些重点人群坚持做核酸,老年人群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24小时候核酸检测点依然会继续坚守,这束微光继续为大家点亮,伴随你我温暖前行,直到疫消云散人间安康山河无恙。
运营总监:鲍安常LJ
#阜南鲍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