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瞄准新方向阜康市初中数学教师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54.html
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提高数学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确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年6月30日-7月1日,阜康市教研室组织全市71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了数学新课标培训活动。首先,东北师范大学的史宁中教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施》,《初中数学课标的变化?对教学的启示》的讲座,从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新课程标准:一、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二、核心素养与表达。三、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最大的变化是主题整合、综合与实践赋予具体内容,小学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初中尝试项目式学习。教学实施建议是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数学知识体系与相应核心素养的整体把握,凸显核心素养和教学实施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让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最新的了解和理解,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学新课标的理论知识,领会了课标中的精神。接着,“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者与实践者吴正宪老师作了《将“课标”新理念落在课堂实践——“一致性”视角下的:内容结构化、教学主题化》的讲座。吴老师从在主题建构中,感悟学科本质的一致性;在整体建构中,感悟内容结构的一致性;在关联建构中,感悟核心素养的一致性三个方面向大家阐述了如何进行一致性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吴老师以“数与代数”为例,让大家感悟在主题建构中学科本质的一致性。关于“数的认识”,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数对数量的抽象,二是对多少个单位的表达。尤其是从“计数单位”角度认识数能够更好地打通“数域”之间的关联,并为“数与运算”架起了桥梁。吴老师强调,“新课标”的目标在于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重视内容结构化,挖掘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它们的“一致性”。吴正宪老师《“一致性”视角下的内容结构化、教学主体化》的讲座,恰好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抓手,让过去一个一个例题的散点教、一个一个习题的重复做的碎片化学习状态,变得更加的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充分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让我明白新时代下要做“心中有学生”的数学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专家解读,我们再次明确数学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本质。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未来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以及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训中各位老师积极思考,认真细致的记录,积极参与讨论,深入研究、实践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及时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评价方式的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