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正在检查西红柿的生长情况本报记者姚凡摄
在新疆采访的每一天,都会被一些人和一些事所感动。援疆干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把一腔热情无私地撒在新疆这片土地上。8月29日,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记者走近一对山西对口援疆夫妻,感受他们在援疆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8月份的新疆瓜果飘香,这个季节也是王永红最忙的日子。在葡萄架下见到王永红的时候,她正在组织果农采摘,并进行测产记录。今天阜康的气温35摄氏度,在葡萄架下阳光直射,不一会儿记者就满头大汗。作为农业技术人员,王永红每天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今天我来到阜康整整一年,是个好日子。这一年来,努力过,付出过,辛苦过,却从未后悔过。这不,我引进技术指导管理的葡萄品种开始采摘了,初步估计,产量将会增加15%左右。”王永红谈起这一收获,充满了自豪。
为促进阜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攻坚,王永红根据当地实际,推进农业援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以及试验和推广等多项工作。同时,配合太原市农业科学院推广玉米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棉花、籽用葫芦等进行种子不同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试验,促进了种子等离子处理技术在新疆的应用和推广。
其实,在王永红的家里,她不是第一个参与援疆的技术干部。王永红的爱人韩宝琴早在年2月就来到阜康市参与援建工作。
韩宝琴在入疆前担任森林派出所所长,到阜康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国道绿化扩建项目,在58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各建设宽米的绿化长廊,这也是阜康市年的一号工程。
这是一项野外作业,3月18日,韩宝琴第一次进入项目工地,道路两旁还是白雪皑皑。3月份的新疆依旧是冰天雪地,在这茫茫的雪地上,韩宝琴和他的同事要进行施工前的勘察工作,为施工做准备。
“我们在工地上指导施工,全部是步行。58公里的绿化带,我们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在野外,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刮风下雪的时候,冻得人瑟瑟发抖,虽然买了羊毛裤和棉大衣,在这茫茫的大雪面前,依然显得那么单薄。5月中旬项目完工的时候,新疆已经花红柳绿了。”虽然辛苦,韩宝琴和他的同事们还是按期出色地完成了国道绿化扩建工程。
新疆的造林绿化工作和内地完全不同,树苗种植后,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干旱,要不断地进行灌溉。近几年,阜康市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共栽植人工林6万多亩,如何让种的树活下来?造的林绿起来?包括灌溉在内的管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韩宝琴每天上山下岭,穿梭于山林之中,及时发现督促指导解决问题。“每次巡山,我总是自嘲地唱着,大王让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韩宝琴风趣地对记者说道。
巡山就是检查灌溉管网是否损坏,树苗是否缺水,遇到树苗倒伏,及时扶正填土栽植。每一次的巡山都是一次孤独的历程,特别是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地广人稀,开着车子甚至都可以闭上眼睛。这样的工作在韩宝琴的援疆生涯中,基本上成为常态。
在巡山过程中,韩宝琴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撰写了《阜康春季造林的几点思考》《阜康林业发展的几点意见》等文章,为阜康市的林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援疆工作中,韩宝琴的辛苦不言而喻。但对于他来说,最难忍受的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心灵上的孤单和寂寞。“我的工作大多都是一个人行进在路上,在背井离乡的日子里,远离家乡和亲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侵蚀着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更加浓烈。”韩宝琴说。
去年8月,韩宝琴的援疆工作告一段落。但是,鉴于韩宝琴出色的工作表现,阜康市林业局希望韩宝琴可以留下来进行下一期的援疆工作。“为新疆人民服务,为阜康人民服务,我无怨无悔,但是如何能够让援疆生活更加幸福呢?思前想后,我决定动员爱人来阜康,我们夫妻二人一起进行援疆工作。”韩宝琴说道。
于是,年8月29日,韩宝琴的爱人王永红来到阜康,开启了夫妻双双把疆援的工作和生活。
韩宝琴说:“我们夫妻二人就是一块砖,援疆工作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时刻准备出发。”
采访结束的时候,应记者的请求,韩宝琴对妻子说了一句话。他说:“感谢你来到我的身边,感谢你支持我的援疆工作,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王永红立刻回应:“你在哪,哪里就是家,有你的地方就是家。我们一起为新疆人民服务,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援疆工作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
除了感动,记者更多的是对援疆夫妻的敬意!
本报记者姚凡